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论坛
BBS
拉丁舞
摩登舞
街舞
芭啦芭啦
民族舞
芭蕾舞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本版
帖子
用户
凤舞九天
»
论坛
›
凤舞九天
›
民族舞
›
民族团结教育系列—— 阿昌族
返回列表
查看:
146
|
回复:
2
民族团结教育系列—— 阿昌族
[复制链接]
虎虎男孩
虎虎男孩
当前离线
积分
11
1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 积分
积分
11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12-14 12: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
阿昌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囊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其余分布于潞西、盈江、腾冲、龙陵、云龙等县。此外,在邻国缅甸也有部分阿昌族分布。
阿昌族是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总人口数为39555人。
阿昌族源于古代的氐羌族群,而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寻传蛮”有直接的渊源。唐代文献中称为“寻传蛮”的,即是阿昌族和景颇族的前身。
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阿昌族的宗教信仰形成了多种宗教并存的状态。其中有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小乘佛教、汉传佛教及道教。
阿昌族男子一般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黑色长裤。妇女的服饰因地而异。腊撒、梁河两地妇女上衣均为长袖圆摆对襟衣,下着筒裙,也配戴银项圈、银手镯等饰物。
阿昌族饮食以大米为主食,辅以面食,嗜食酸笋、酸 菜等食物,也喜食火烧猪肉。户腊撒的“过手米线”、梁河的黄花粑粑及生片石姜等是较有特色的民族风味食品。
阿昌族喜欢饮酒,多数人家自酿米酒。已婚妇女大多喜欢嚼槟榔,闲暇时,大家互传槟榔,以牙齿染成黑色为美。
阿昌族多居住在坝区和半山区。典型的阿昌族住房是正房加两纵厢房、一堵照壁的“四合院”。一般为土木结构瓦房或砖木结构瓦房,有的还建砖混结构的平顶房。
阿昌族的戏曲受到汉、傣、白等民族文化影响。阿昌族的歌谣有习俗歌、情歌、苦歌、山歌等。“对歌”是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十分喜欢的活动。
阿昌族的乐器有葫芦箫、洞箫、三弦、二胡、象脚鼓、锣、钹、唢呐等。舞蹈以象脚鼓舞、耍狮子、玩春灯等最具民族特色。
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和阿昌族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工艺美术有刺绣、髹漆、染织、雕刻、银器制作等,图案美观,制作精细。特别是雕刻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阿昌族各地节日众多。从阿昌族的民族节日里可看到受汉、傣等民族文化及佛教文化的影响。阿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是“阿露窝罗节”。
阿昌族素以好客而闻名。好客的特征又体现在“以酒待客”上。有贵宾自远方来,还要在村口请他喝“进寨酒”。
学习阿昌族文化,了解民族特点,对于我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枫落吴江
枫落吴江
当前离线
积分
22
0
主题
12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积分
22
发消息
发表于 2025-4-28 15: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鼎力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火炬哥
火炬哥
当前离线
积分
14
0
主题
7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积分 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 积分
积分
14
发消息
发表于 2025-6-30 17: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拉丁舞
芭啦芭啦
Copyright © 2008-2020
凤舞九天
(http://fw9t.net)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风格购买及设计联系:13450110120 15813025137 QQ:21400445 8821775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
克米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